TGC─Taipei Girls Collection

一個母系社會的回歸。

素人感性創意的開始,

超扁平消費時代的來臨。

昨天傍晚八點,關上事務所的燈準備回家的我,發覺還沒有用晚餐。

正重新開始「隨吃隨記減肥法(Recording Diet)」的我拋開了事務所旁的日式炭燒烤肉店、串燒居酒屋、大阪風鐵板燒等重重誘惑,不知不覺繞進了一條小巷,望見了一家不起眼的蕎麥麵店。它的暖簾還掛著,燈籠還點著,我心想找到讓我改邪歸正的路。(註: 告知要來日本一遊的朋友們,通常日本的蕎麥麵店大概都在八點左右休息,要吃請早!)進店看到是一對老夫婦,心想這家味道應該不錯,在大阪這種男主內女主外的店通常都可蓋上正字標記。坐下後點了一道營養晚餐:「『狸貓たねき』(Tanuki)加『生玉子』(生蛋)」(註:「狸貓」是指豆腐皮蕎麥麵,如果點的是烏龍麵就叫做「狐狸きつねKitsune』。但是妙的是在東京吃狸貓麵時只有麵卻無料,讓我第一次在東京點此道麵時差點沒和老闆發生肢體衝突。)

為了控制體重,晚餐固定不攝取澱粉質, 經過了將近一年努力的我,體重由0.11公噸減少至0.095公噸,周遭朋友常取笑,不管從數字或外型量體都感覺不到顯著的變化。但是每天起床更衣時,衣服鈕扣的一緊一鬆是我最真實的體驗。

正要準備開動的我,看到老闆娘以一種擔心的眼光探望著說道:「只吃這麼一點夠嗎?」我放下筷子慢慢的將我減肥的來龍去脈向她說明清楚後,她微笑的點頭示意並回答,「那和若乃花是一樣的減肥法!」(若乃花:前日本橫綱相撲力士,貴乃花之兄,現為知名相撲火鍋連鎖店「若」的老闆),我心想不知為何要將我與相撲選手相比較,只好苦笑。老闆娘又問道:「那麼你是從小就這麼胖嗎? 」

本來就屬於媽媽的社會

這個問題牽起我童年的回憶, 想到出生時4.58公斤破醫院的體重紀錄外,乍見下就像三個月大的我,讓我母親早上八點就進醫院,上下爬樓梯,直到凌晨12點多,不用剖腹自然分娩辛苦的生下。口說辛苦,事實上我是永遠無法理解其中的痛苦。

說到此處只見到老闆娘豎起大拇指直直稱讚我的母親,說她是「一番!」(我也是如此認為)。心想同樣是女性方能瞭解,事實上這個社會本就應該屬於媽媽(母系)的社會,常常有人羨慕我娶到日本老婆是非常幸福的,但大家真以為我回到家,老婆就會正座(跪)在玄關迎接我嗎?請大家不要再做夢了!不光是我本身,身邊大部分的朋友都是「不是嫁女兒, 而是嫁兒子」的婚姻,有人覺得這樣的現象非常悲觀,其實不然。我們回頭來看,動物的親子關係是一時的,當動物成長獨立後親子關係就已結束,親子再相會一起生活的實例幾乎是零。反觀我們人類無論是不是住在一起,都會終生維持親子的關係。

初期人類社會不能理解生育原理時,都以為出生的小孩是祖先靈魂的轉生,而能懷孕的女性被視為擁有輪迴轉生的持有者,我曾經在尼泊爾的印度教神殿中看到了一座神像,被當地稱做最原本的神,那是一位在生產瞬間的媽媽和一位小Baby,爸爸在沒有生理學概念的詮釋下,只是個幫忙照顧小孩的幫佣,事實上也是如此(笑)。

母系家族並不是由一個女酋長或女王所形成的上下階級的母權社會,而是以母子關係為中心的「母系社會」。由母系社會所開始的人類,卻在戰爭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下逐漸消失,進而由男尊女卑的「父系社會」取代。

回歸母系社會

不論在舊約聖經或是回教社會,男人至上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工業革命後,工業化與都市化的風潮將農村固有的大家族慢慢分解,變成符合企業所需、都市生活所能容納的「小家庭」。家庭結構的變遷至今仍持續進化著,現在推算,全世界每三個家庭,就有一個是單親媽媽的家庭,此外,同居、同性家庭、再婚家庭,家庭的結構也呈現多樣多種的形態。

如此的變化,讓我觀察到了中午的高級義大利餐廳中,年輕媽媽、中年媽媽或媽媽與女兒(穿著打扮幾乎一樣,一身時尚原宿109妹造型,與其是母女檔不如說姊妹淘),享用著一套數千日幣的精緻午餐,而她們爸爸們則是努力的尋找ONE COIN(日幣五百圓銅板)的簡餐果腹⋯⋯。

男女權勢的消長,造成近來日本流行的男生是一群「草食系男子」(像被去勢的公公),而相對的要捕食這群男子的女生被稱為「肉食系女子」─一個母系社會的回籠,相信永久和平幸福的世界正要開場中。

如此來看母系社會回歸的風起,是不是又會帶來日本的另一場泡沫經濟的開端呢?我打包票絕無此種可能。為什麼?就是因為她們是最會精打細算的現實主義者,最一生懸命的生活實踐者。為了省一分錢投入再多的勞力時間都在所不惜(本人之母親及老婆就是此種類型)再加上IT網路、手機⋯⋯等新科技登場,對於她們更如虎添翼。

經過去年的金融風暴、世界經濟縮水、社會高齡化、少子化⋯⋯等種種不利的條件下,反而讓她們有更多的機會掌握到整體社會消費的主軸,她們不單單是消費者,也是品牌商品的創意者,更是製造商。一個現存的金字塔經濟結構在崩壞,這群女性不再相信男人主導的自由經濟大騙局,只相信自己的直覺,她們開始不再被電視、雜誌左右,拒絕被廣告宣傳重覆的洗腦,她們注意巴黎米蘭的秋冬服裝秀,但不會盲目追求,她們知道走台步的名模呈現的是一種吸食海洛因才會看到的幻影。她們會冷靜的分析:上面的襯衫可留、中間的腰帶要換、下面的裙子要改,才符合現實中生活的自己所要穿出的風格。

她們開始有自己的部落格,發出自己的聲音,她們會利用MiXi(擁有二千萬會員的日本網路平台,可由PC或手機閱覽,一個月的閱覽次數約140億次。)在要買任何東西前,詢問來自全國各地另一個她的意見,她們彼此不認識,卻可以得到一個客觀而能判斷要or 不要的答案。她們會想要構築一個值得信賴,自我認同的世界,一個素人感性生活創意的開始─「SUPER FLAT」超扁平消費時代的來臨。

Tokyo Girls Collection

今年春天我參加了一個活動:「TGC(Tokyo Girls Collection)」在原宿國立代代木競技場,結果來了二萬三千一百人。看到TGC的標題會讓人聯想到這是一場巴黎或東京的大型時裝秀,但最大的不同點是,TGC不提供「下一季的流行」,而是能「現秀現買」的時裝秀。就如同「時裝」的本意─「時」指「當下/ REAL TIME」, 「裝」即 「服裝/CLOTH」,也就是真正的當下時裝(REAL CLOTH),她們利用手中的手機,看著走台上模特兒(TGC的模特兒與巴黎時裝秀不同,不是身材高挑而是與自己現實生活相近體型的人)所穿的衣服,只要看上喜歡的款式,就可以用手機連上網站購買,手機信用卡結算後,幾天就可收到商品。

光是當天,一位在我身旁29歲的OL當場就買了三萬多日幣,加上門票(自由席五千日幣,指定席七千日幣,銷售當日就賣完)真是一筆可觀的開銷。TGC銷售的商品森羅萬象,從明治糖果到豐田汽車,都是為了她們,甚至由她們自己所構思出來的產品,如此的努力就是為了能在她們所建構而成的「(口コミ)口碑」型消費社會中能得到一席之地。

TGC所形成的「girls(ガールズ)文化」已不再限於F1(19歲至34歲未婚或已婚的女性族群)所設定的年齡範圍,四十歲的媽媽在自己的部落格中寫到,自己所想的事、所要的東西、所講的話都還是以girls 的心態做為表現─儘管她已是一個大學生女兒的媽媽。所以以後F1的年齡層會持續擴大至六、七十歲的「歐巴桑girls」也不一定喔!而girls基本上就是日本かわいい(kawaii)文化的延伸─一個不受到年齡、性別、行業的束縛,永遠可以抗齡(Anti-aging)長生不老的藥方。

最後, 在這邊我也順便預告一下,自由奔放、永遠青春的「台式TGC」即將正式登台!讓我們一起TGC走秀現場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