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張簡單的椅子,竟引起全日本人的注目。而且,那張椅子的創作者,不是什麼大師,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35歲新秀,他的名字是長岡賢明, 設計家飾企業D&DEPARTMENT的創辦人。
為什麼那張椅子會引起這樣大的注目?其實,它甚至不完全是原創,而是廢物利用,只是把日本老牌Honda機車的經典三角坐墊拆下來,重製成一個甚有摩登現代感的椅子。可是,他卻讓向來崇洋媚外的日本人一新耳目地發現:「明明陪著我長大,看起來很聳很過氣的機車坐墊,只要稍加改變,也可以和巴塞隆納椅、或包浩斯極簡風椅一樣獨特又前衛!」
於是,透過長岡的巧思,日本人重新發現了自家老東西的經典風采。他個人的設計風格,也幾乎可以從這張Honda椅一以蔽之:就是從日常生活歷久彌新的老東西中,萃取出經典予以重現。1956年生於北海道,他從小就喜歡逛二手店,常常試著去了解一些人們用了半輩子還不膩的舊物品,背後到底有甚麼迷人的魅力與價值。這之後成為他創作的重要養分。
在35歲前,長岡賢明自認只是一個平凡的設計師,嘗試過視覺美術設計、建築設計等領域,始終做不出甚麼令人大吃一驚的作品。他回憶道:「那時候根本不知道甚麼叫設計。」不過,直到有一天,他頓悟自己的能耐不在於從無到有,而是回收再創造,一個專門營造日本經典風範的設計家飾企業D&DEPARTMENT,就這樣於焉誕生。一直到現在,許多當地人逛進他開的店,都常會誤以為是骨董店。
好玩的是,D&DEPARTMENT的作風,就是硬要與時代潮流背馳,卻獲得更多人的矚目:當其他人都在研究最新工藝科技,他四處尋找師傅,打造出全部以日本五十年代工法做出的經典沙發,結果熱賣;他提倡環保回收概念,用6,000日圓收購無印良品的舊桌子,不但好好修復還增添一點新風貌,消費者竟也樂於用三倍價錢爭相購買。而他的復古狂熱絕不只於表面,他為D&DEPARTMENT推出,看起來既新又舊的商品定義為「長青設計」,不僅風格經典,也保證壞了可以修,才能符合「讓時間慢慢突顯出東西的好」的設計內涵。而在這過程中間,長岡也因此為日本留存了許多本來要失傳的工藝、尋回了許多傑出老師傅。
如今,長岡最偉大的新計劃「d47」,將陸續在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開47家D&DEPARTMENT,把這些店做成像是尋訪各個地方上的「長青設計」商品的設計觀光指標性場所。簡單來說,以後人們去日本各縣市玩,要買伴手禮,不會衝去土產店,而是到他的店去,才找得到最有那地方故鄉味的東西。
連土產店都可以變身設計精品鋪?是的。但是龜毛的長岡,強調他的做法,絕不只是想著即刻商品化與熱賣,而是要尋找出各種老東西的經典做法,包括材料、工法與文化內涵,還得經過來回測試「可不可以真的耐用耐看」再推出。目前已經辦過數次物產展,把米、清酒、掃帚等等各地物產都用全新設計概念推出,並出版了《日本設計物產》(Design BussanNippon)一書。銷售通路則包含東京與大阪兩家直營等共五家店。
在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推動振興本土意識與地方觀光的時候,長岡的計劃非常值得借鏡。原來,許多代表當地文化指標、深印所有人記憶的老物產,箇中經典可能不只是行銷與包裝噱頭,還可以用設計深化找出答案。
東京直營店位於幽靜的住宅區,從車站出口便可看到廣告招牌,方便初次到訪的顧客指引。
D&DEPARTMENT PROJECT TOKYO東京直營店
2000年11月正式對外營運,位於商業大樓的一、二樓,面積達300坪,結合生活雜貨、傢俱、書籍、音樂⋯⋯約1,500種品項。一樓設有餐廳,平日也兼做企劃活動的場地。
18歲到25歲的迷惘摸索、30歲才發現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 長岡賢明的2535時代
長岡賢明是北海道人,自小都在愛知縣成長, 所以他自認也是愛知人。平面設計師是他自小的夢想,18歲從工業高中畢業,因為沒有任何經驗,第一份工作是在印刷廠的設計部,專門做些房屋仲介的傳單海報。一次偶然機會,他拿到一本ADC廣告年鑑,才發現原來東京有許多很厲害的設計公司,當下毅然決定辭職,跑去有名的廣告公司「SUN AD」面試,結果不屈不饒面試了八次,最後才如願錄取。
不過好運並沒有降臨在長岡的身上,廣告公司臥虎藏龍,內部競爭非常激烈,這裡雖然是培養設計能力的好地方,但與長岡之前印刷廠的工作比較起來,完全是天壤之別,之前在印刷廠四年間的訓練與觀念,幾乎都被推翻,如此衝擊下,最後他還是決定辭職。
後來長岡陸續跑到小的設計公司上班,也成立個人工作室,當然最後這些都養不活自己。有一次提案日,因為長岡一直都沒有想出好的點子,所以當天非常緊張,甚至手一直發抖,去提案的路上,他跟同事說,今天是抱著跟客戶道歉的心態赴約,結果同事反而訓了他一頓,認為長岡不夠專業,能力不足,兩人起了爭執,之後長岡又決定辭職了。
長岡曾經這樣分析過自己:「我對於設計這個行業,一直抱著高度的熱情,但是無論頂尖的廣告公司、小型公司、工作室⋯⋯我都嘗試過,但最後也證明自己的能力還是不足,加上害羞怕生的老毛病又變得更加嚴重,於是我最後又回到了名古屋老家,並且找了份小咖啡廳廚房的工作,這樣就完全不用面對陌生人。」
有天長岡在報紙上看到了「朝日廣告賞」的徵件,於是便投稿看看,沒想到居然入選!去東京領獎時,又輾轉認識了在「日本設計中心」工作的朋友,經過介紹,1990年當時25歲的長岡賢明成功進入了日本設計中心,上司正是大名鼎鼎的原研哉先生。
後來原研哉在日本設計中心內,成立了連長岡在內一共四人的設計研究所,當時,原研哉對長岡特別好,上班時間總是讓他到處去走走看看,有二年的時間,長岡就在這種輕鬆的狀態下渡過,對於過去的時光,他表示到:「現在回想起來,原先生應該是刻意讓我增加與社會接觸與磨練的機會吧。」工作一段時間,之後的因緣際會,長岡賢明在1997年32歲決定創業,成立設計公司,三年後D&DEPARTMENT也開幕了。
簡單來說,D&DEPARTMENT 就是讓日本人很有懷舊感的店。
龍國英
╳
長岡賢明
─(2535 / 龍國英)我第一次被問到:「知道D&DEPARTMENT這家店嗎?」, 就是您在北海道創店的那一年。最初印象是進店的那一瞬間,彷彿重溫到小學的氣氛,回到祖父家的感覺。一種像是回到了我在台灣童年時期那種不可思議的感覺。不只我如此而已,連同行的朋友也說:「那個行李箱就是我母親第一次出國旅行時所用的那種啊!」我想請教開創D&DEPARTMENT的契機為何?
應是距今大約是10年前左右的事吧吧!當時因為興趣常逛二手店。雖然我是一名視覺平面設計者,但當時常思考著:「所謂的設計師,到底是種怎樣的行業呢?」諸如此類的問題。舉例來說,當我看到榮獲「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的商品, 在二手店被當作「一般」商品擺售時,讓我對「設計」這件事產生極大的反思。我曾經對設計業界的憧憬,也是因為「如果能在東京做這些很酷的事就好了!」的想法而進入這個產業。但後來,我才看到很多像「商品明明頗受好評,卻完全賣不出去」之類的矛盾、消費者與設計業之間的落差⋯⋯等等問題。因此面臨到得做個決斷,到底是要在設計業界繼續做設計下去呢?還是要跟消費者站在同一線去做設計呢?這就是開設D&DEPARTMENT的契機。
當時我想在這樣的二手店當中,如果有那麼一家是專門蒐集一些讓我看到會覺得:「這東西真有價值!」之類的店也不錯,這家店就是這樣誕生的。
例如,像現在「無印良品」雖然也在做回收,但他們開發了大量的商品,也廢棄了大量的樣品。所以我想如果這個社會上有那麼一家二手店,像古董店一樣,將「收購舊東西」加以品牌化的話,那麼這個社會也會跟著起變化吧?
另外,D&DEPARTMENT還有規劃以回收為前提的商品。例如兒童用的傢俱,小朋友成長速度很快,衣服有回收的市場,但傢俱卻沒有。所以我想到如果有這麼一家可以收購這類傢俱的時尚二手店就好了。就算「無印良品」製造了2歲小孩用的椅子,如果有像我這樣確實接收二手貨的店家的話,消費者就會想:「那我就在這家買,將來在這家出售二手貨囉!」
─您的意思就是不會變成「垃圾」囉!
從這樣的想法開始,抱著循環也是設計一環的想法,而嘗試開了這家店。
─ D&DEPARTMENT常常會舉辦地方物產特展,那是出自於您離鄉來到東京,想要對故鄉有所回饋而開始行動的嗎?
是的,那是原點。但更因為日本的設計都集中在東京,所以大家全跑到東京來了,若思考到設計將來的發展,過度集中於東京的結果,是不健康的現象,所以我決定跳出來做一些事。
─也就是說回歸故鄉嗎?
設計也有故鄉。我是剛好人在東京而已,但更想要把日本各地「有故鄉味」的物產聚集起來看看,就是把他們集合起來,並列在大會場上,然後讓大家雙手交叉在胸前,好好來透視日本。因為自己生長在愛知縣、出生在北海道,所以會對這兩個地方特別有感情。
─大概舉辦過幾次的物產特展呢?
在D&DEPARTMENT及銀座的松屋百貨,舉辦一次過大型的物產特展。在自己的D&DEPARTMENT每年都會企劃,但百貨公司的話,就得由百貨公司的人來提案⋯⋯。
MOONSTAR 60 1873年創業的製鞋老鋪,將60年代推出的休閒鞋款,賦予新花紋復刻上市。www.moonstar.co.jp/ms60
MARUNI60 1927年成立於京都的老牌木作傢具店,傑出的木料彎曲與乾燥技術,讓產品散發獨特的時代風味。www.maruni60.com
HOKKA60 由石川縣金澤市90年老店北陸製菓製作的餅乾,是陪著許多日本人長大的老牌零食。D&DEPARTMENT特別敦請師傅以古法再生產,同時用全新設計的包裝推出。www.hokka60.com
─台灣日系百貨公司,每年都會舉辦日本各地的物產特展! 也有台灣的年輕人受到影響,不選擇留在台北,而回到自己的故鄉開始從事農業。不過,在台灣一心想賣自己地方物產的人當中,也有人想錯了,不是「速成」,而是必須花幾年的時間去應證「假設」。
我最喜歡的是,以前的傢俱是建築師在蓋房子時,由建築師為了主人而設計的,就連廚房餐廳所用的傢俱也一樣。然後過幾年修理損壞掉的地方,再繼續使用,就這樣經過幾十年,「散發出好風味」時,這才進入量產。這是以前生產椅子、桌子的方式。為了一個人而設計,在實際生活中使用幾十年,完全確定沒有使用上的不便後才開始量產化。而現在就連設計者本人,都不用幾十年呀!感覺上只做個強度測試就量產了。我覺得「東西」本來就該像那樣慢慢地製造出來。雖然說作為一個產業就得加速製造,但是我認為最理想的還是:「製造者要確實具備生產耐用、用壞可以修理的技術」。
─ D&DEPARTMENT今後如何設計日本各地方上的長青商品?
這個計畫不是去設計出什麼東西,而是對設計的想法。我覺得不是在很多地方做東京的複製,而是每個地方、每個地方都因著地方的不同,而結果也有所不同,這樣才自然。在東京產生出來的構想,如果拿到別的地方去,而出現完全不同的答案,我想那就是那個地方的個性。我現在就想在全國47個都道府縣開47家D&DEPARTMENT,把這些店做成像是尋訪各個地方上的「長青設計」商品的設計觀光指標性場所。我想這個概念在國外也行得通,在台灣有台灣的D&DEPARTMENT,如果能讓到此參訪的日本人感覺到:「啊,這就是台灣的D&DEPARTMENT呀!」的話那就對了。
─就好比是各個地方的入口和出口、遊樂園的出入口的角色囉。
自己初次造訪的地方,如果只靠連是誰做的都不知道的旅遊書中小小的一張照片,就決定要跑到幾百、幾千里外的地方,風險真的很高喔(笑)。既然如此,倒不如一開始就是「因為那裡有那樣一處地方,總之就先去過去,在那裡尋寶吧!」,我想弄成這樣的地方。
─請多說明一點「Long Life Design長青設計」的概念?
我年輕時以為設計師就是:「越堅持己見越好,設計是自由的」。我對建築師一直非常憧憬,到了35歲時才了解到:「建築師是一種有社會性的職業」。於是反而覺得自己從事的美術設計,總是自由、任意地操弄電腦、沒有約束,反而不能說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工作,我這才對「設計」開始加以認真思考。
那時候決定:「照現在這樣的狀態繼續設計東西,就好像是垃圾堆上再撒上垃圾一樣,自己必須將垃圾一掃而空,讓它呈現乾淨的狀態才行。而且如果不重新培養對社會提供優良設計的土壤的話,無論是對設計師這個職業也好,或是對設計也好,都是不好的。」
所以我就決定不再做設計了,而是想收集一些讓人覺得「設計是對的」的東西來販售,從中來學習。那麼,該收集怎樣的東西,才能有所學習呢?因為我沒上過設計學校,所以我想如果能夠將例如40年來都受人喜愛、持續有人在使用、販售,也就是被稱為「長青設計(Long Life Design)」的商品聚集起來的話,那也不錯。如果是這樣做的話,就不必由我來決定它是「好或不好」,時間自然會給答案。這就是我一邊只收集、販售這類長青商品,一邊從這種商品中好好學習的計畫。
就這樣,D&DEPARTMENT今年邁入第10個年頭,這10年裡,我一直都會直接去造訪生產者,一邊了解:「何以這個商品能如此歷久不衰?」,10年來一直讓自己如此學習。就這樣,終於打算明年開始作一些原創的東西看看。
NIPPON VISION 這是非常出名的企劃展,把許多日本尋常生活可見的經典物品:棕刷、中華鍋、吃拉麵灑的五味胡椒,重新設計後再呈現。也藉此,長岡賢明為消費者費盡心思地尋訪出一群製作這些經典事物的老店。希望有一天,也有人可以如此深度呈現Taiwan Vision。
─10年的時間是自己一開始決定好的嗎?
不,是中途自己才明白:「不學習是不行的」。因為覺得在眾多製造東西的設計師之中,持續當一個不去製造東西的設計師,或是不做設計的設計師,有其意義存在,自己想先做到大家都認同這個觀念為止,結果一晃十年就過去了。經過十年才覺得:「差不多可以做設計了」。我想將自己的理念表達到嶄新的設計中。
─我覺得好的設計,就是具備「長青設計」概念的商品。意即它「能夠持續出品」,接受市場的考驗、能夠讓使用者「持續愛用」,是這樣嗎?
視為「長青設計」的商品,如果只靠形狀來判斷的話,其實有很多東西是:「雖然40年來都持續使用著,但它的設計實在不好看」。這只是就東西的形狀來說而已。
的確,不好的設計卻存活了40年,理由很多。例如「合理的價格」、「不受流行左右」⋯⋯外,還有「明確到位的銷售體系」,以及「製造商對量產概念明確」,「長青設計」的商品幾乎都是從「不管賣得再好,每個月只能做300個」這樣的生產體制下出來的。好比在哪本雜誌上刊登後而大賣,原本每月只能做300個的工廠,如果因為大賣,而企圖改成1,000個量產的體制,最終還是會下滑,廠商就會以無法畫出漂亮的銷售曲線為由,而放棄繼續生產。所以如果堅持只做300個的話,不管賣得再好也都只做300個。在日本,常會聽到每天只賣固定的數量就關店的蕎麥麵店,那才是對的。
D&DEPARTMENT DINING BOOK 將D&DEPARTMENT DINING最有人氣的30項料理食譜大公開,並且收錄成立7年以來的所有活動企劃內容,是深獲讀者好評的料理實用書。
D&DEPARTMENT DINING D&DEPARTMENT的有機餐飲事業,除了堅持經典,還強調環保、與健康概念。公司有自營的有機農場,各店附屬餐廳的料理食材均是從這裡來。長岡賢明認為,農作與美食也可以是一種設計。
─可是,也會有人說店家是耍大牌呀!
對呀,雖然說「對客人提供服務,怎麼可以沒東西賣呢!」也有道理,但不管社會怎樣改變,做的人堅持不管賣得再好,一天只做100人份的東西,100個客人吃完了就沒有,這樣的店,它的蕎麥麵還是賣得比較好的,不是嗎?
我自己也開店,經歷種種體驗後,我覺得:「設計好」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設計師是一個「視若無睹」的職業。換句話說,就是即使價格超貴,也會把:「懂它價值的人自然會買」之類的話掛在嘴上。實際上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設計?我也不知道。因此,我先提出:「存活久的設計」就是好的設計這樣的假設,然後十年內先嘗試做看看。因此當我看到新的商品出現時,就會思考:「它會成為『長青設計』商品嗎?」
─聽說D&DEPARTMENT在想把商品做成「長青設計」商品的信念下,有跟廠商傳達十個準則?
這些準則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像有一項就是「不追求商業行為、不趕搭流行」。不會因為今年流行紅色,就把紅色納入設計裡。所以說,從客人的角度來看,也就不會有:「哇!這是新的」這樣的心情。不管是建築、商品、待客都不是來自趨勢。可是卻自然而然會產生來自昔日的味道。也就是說因為沒有納入社會上所謂的「新」東西,所以也就不會俗氣,也不會是走在最先端的。
到現在為止,我自己做到的不過是十分之一而已。而我店裡所販售的東西,全都是掛保證願意收購的。只要有覺得應該可以在D&DEPARTMENT販售的商品,大概平均每月一次,工作人員會一起討論,我們有一個討論時的評價基準,其實是很單純的基準,例如首要就是「是否能請求廠商修理?」用這個基準選擇商品多半在審查時就會被淘汰掉,就連玻璃杯也是如此。大家一起討論像「玻璃杯啪地破掉一個缺角時,那個部份可以修理嗎」之類的,寫下來去問廠商。如果廠商說:「要換新的」,那就當場出局。
─出局!?
是的,出局。因為我們規定,一旦知道廠商沒有修理意願時,就不做該商品的交易。所以,雖然我常受邀當設計比賽的評審員,但一定會和人吵架,因為除了我之外,其他的評審員都希望要製造、創造新的東西。(笑)
─賢明桑,您覺得現在以振興地方產業為由所做的設計如何?
在日本,最近常有為了振興地方產業而邀請著名設計師跨刀合作東西,然後媒體就會立刻大肆報導吧。但是彷彿只把新素材設計、加以商品化擺在第一順位。忽略剛剛所說的準則,而想立刻得到成果,完全沒有過程中的樂趣。
D學習會 / 展覽 D&DEPARTMENT長年在日本各地舉辦展覽與商品企劃,並藉由一系列的研討座談會,讓大眾了解長岡賢明的理念與熱忱。
好的設計十準則 by 長岡賢明 (2009.11.23當下所感受到的。不斷思考、每日更新發表中)
一.維修─具有良好的修繕體制與方法,讓產品能持續使用。
二.價格─具有合理的價格,讓製作者能夠繼續從事生產的經濟條件。
三.販賣─賣場必須要能傳達製作者理念的堅持。
四.作的人─製作者必須對「做東西」充滿愛心與熱忱。
五.機能─好用。具備機能性。
六.安全─不摻雜任何危險因素。必須是安全無害的。
七.設計─具有美的價值。
八.計劃生產─只生產出原來計劃的生產數量,不追求大量、不趕流行。
九.用的人─擁有令使用者對於商品本身之外的其他事物也能持續關注的魅力。
十.環境─能常常關懷每個時代的背景環境。
─因此10年才開5家D&DEPARTMENT的原因在此囉?
是的,東京和大阪是直營店,用自己的錢經營的。雖然也有想過照這樣的方式,在人口50萬人以上的城市開分店,但那就會淪為做生意。我對做生意沒興趣,所以如果有人認同我這樣的想法,願意在他自己的地區,做出屬於當地特色的話就那可以。目前有三個地方:長野、札幌與靜岡,其他像山形、廣島、長崎等地也有人表示有興趣,兩年來我和他們一邊喝酒,一邊進行討論、找尋地點,所以是很花時間的事。
─營收方面順利嗎?
其實沒有提高,也沒有下滑,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
─之所以會相當花時間是因為,不管結果如何,對人、對東西先立下假設,然後全部靠自己一一去驗證,這真是很棒的想法。
很棒嗎?可是效率實在很差⋯⋯(笑)
─真有意思! 現在大家的生活變好,中國製等的廉價商品充斥,結果人就變得對東西失去了感情。您以找回過去那份惜物的心情,開創了今天的D&DEPARTMENT吧?
有幾次D&DEPARTMENT被人說是「古董店」,所謂的「古董店」,就是古董商把所有的東西都看成:「這個東西,大概就值這樣的價值。若是他認為有300日圓價值的話,就會標價『300日圓』在店裡出售」。也就是說,雖然社會上或製造商認定這個價格,但古董商會衡量社會狀況之後,判斷應該有這些價值,重新標價出售。
我想去傳達一些訊息,像是「這家製造廠是這樣地認真生產商品」、「從以前就一直致力於環保活動」。如果商品少了這個部份,例如百圓商店、便利超商所販售的商品就沒有這樣的用心。我認為必須去販售這層「用心」的部份。用我最喜歡的字眼來說,就是「廠商建議售價」在日本大概是15、20年前吧,就有「廠商建議售價」這樣的說法。意思就是廠商認為:「因為我們是如此認真、用心生產東西,所以請用這個價格購買它」而定出的價格。結果現在反倒全變成開放價格(open price),變成「賣場決定價格」、「後面的售價由店家來定」,於是就失去了「理想」。
RECYCLE SHOPPING BAG 為呼應環保以及浪費的消費習慣,D&DEPARTMENT店內的購物袋全數採用回收而來的紙袋,只貼上LOGO的膠帶,馬上變身成嶄新概念的購物袋。
VISION’D VOICE 日本首次收錄各世界創意大師的有聲CD,透過聲音而不是影像,從大師的言談、語氣、用字遣詞中,彷若直接面對面的親切感,更能貼近其核心精神,激發創造力與靈感。
出版品 D&DEPARTMENT 擁有自己的出版團隊,除了企業專刊, 也發行雙月刊《d long lifedesign》,做為對大眾溝通的管道。
個人出版品 由長岡賢明的部落格中收集出版成冊,內容橫跨創業9年以來的軌跡,包含社會、產業、設計、生活、態度⋯⋯等個人的感想與見解,簡單不浮誇的裝幀設計,讓這系列成為暢銷著作。
─因此就是「店頭價」囉?
對。所以變成店家不斷惡性競爭砍低價。生產商品的製造商也變得以為只要短時間內大量去生產好賣的東西就可以了。這樣的想法越是加速進行,我越覺得應該更加愛惜東西,於是促成了想開一家將「惜物愛物」化為商品的店。
D&DEPARTMENT店裡的商品全部都是我親自到工廠參觀,了解到底是怎樣的人、用怎樣的態度來製造,還有在了解工廠老闆有無「堅持不斷貨」的決心之後,才決定進貨的。在我店裡接待客人時,也會一邊把商品的背景諸如「工廠是如此地製造東西」這樣的訊息,一五一十地傳達給客人知道,一邊來銷售商品。
─最後能否請您給2535世代一些建議呢?
到現在我還是認為,多聽五、六十歲長輩的話是好的。我想他們具備了當我們榜樣的能力,不管哪個時代都是不變的。二十歲是什麼都不懂的時期、三十歲是年輕勇於挑戰的時期、四十歲則是擔任各種重任,然後走到獲得社會肯定的五十歲,五、六十歲的人因為自己一路走過來,所以面對事情,可以依豐富的經驗果斷下結論說:「就是這樣!」。
─透過傾聽,把自己傳承下去,我們是為了把上一世代傳承給下一世代而存在的。
正是如此!所以在我們的世代被稱為優秀設計師的人,是確確實實聆聽了上一個年代的長輩們的話,並且也確實地教導給下面年代的晚輩們。
─因為真正好的設計師其實就是一個好的翻譯者嘛!
一點也不錯,我們正是扮演著「思想翻譯者」的角色。●
– 摘錄自2535雜誌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