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炸彈爆出60 年代2535 新文化
1945年8月6日清晨,廣島那顆名為「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彈,結束了歹戲拖棚的二次世界大戰,那時的人們不知道自己會在何日何時「掛掉」,生命被極端壓縮,多活一天都是賺到的。世界各地像橫尾忠則這樣出生於1930年代的小孩,戰爭期間正好是他們的童年,能夠順利活下來的人,大多帶著對人生的不確定感走進了1950、60年代,而戰爭也意外替這個世代的2535青年文化埋下種子。
60年代的2535世代深信人生虛無遠勝政治現實,所以要妥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使生命的小宇宙可以完全燃燒、發光發熱。隨著戰後世界經濟起飛、思想大爆發,意外讓各種大膽的跨領域實驗成為可能,像思想上的法國存在主義、充滿黑色質感的新浪潮電影、亞陶的殘酷劇場、震驚藝壇的劇作《等待果陀》、至今仍深層影響美國2535世代的個人小說《麥田捕手》、黑人樂手發起的自由和前衛爵士樂、披頭四及滾石合唱團搖滾樂、實驗性質強烈的無調性或序列音樂、藝術上的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政治上的民權及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的同志出櫃、從西方宗教信仰變形而來的中南美洲解放神學、代表2535生活態度的嬉皮暨反戰抗爭、建築設計上的國際宣言、包浩斯以及極簡主義、家俱設計的太空時代風格、有機主義、平面設計的百花齊放字體學⋯⋯等,都是在這段期間如火山爆發地噴漿誕生,並且奠定現代文化發展的養分。
同時段的日本也有許多精采的文化盛事發生,龜倉雄策、橫尾忠則、宇野亞喜良、粟津潔等人替日本平面設計增加視覺新色彩;土方巽與大野一雄創造了日本暗黑舞踏,強烈挑戰了歌舞伎傳統,並讓所謂的日本國族認同成為個人身體的一部分;鈴木忠志設立「早稻田小劇場」、唐十郎創辦「狀況劇場」,寺山修司集結「天井棧敷」、蜷川幸雄力推「現代人劇場」,日本小劇場運動風雲變色;日本學生運動包圍大專院校、攻佔機場、走上街頭打游擊,與各國學潮串成一氣;作家三島由紀夫公開自殺,成為右翼軍國主義殉道者的代表性人物;文壇奇才澀澤龍彥主編圖文詩書《血與薔薇》,雖然只出版了三冊,爆炸力卻不下原子彈;武滿徹、一柳慧、高橋悠治等人追求實驗音樂的新界線;山下洋輔、阿部薰、高柳昌行開創了日本爵士樂的新標準;細江英公、森山大道、荒木經惟、篠山紀信等攝影師默默用自己的角度,替東京留下了帶有濃烈時代鄉愁的美麗身影;大島渚、松本俊夫、今村昌平、若松孝二等人興起了日本電影史上的新浪潮;隨著東京奧運的來臨,黑川紀章、丹下健三等新生代建築家開始走上世界的舞台;小野洋子、草間彌生、三宅一生、川久保玲等人遠走海外,成為日後各領域的代表人物;豐田和本田開始大量生產低價位國民車,並替80年代的日本經濟盛世埋下伏筆。
本期2535採訪曾走過瘋狂年代的橫尾忠則,請他與讀者們一同分享那個時代日本2535的豪氣、夢想、狂譫、神經質、血與淚,以及最重要的,一種死而無憾的精采人生觀!
橫尾忠則的成名代表作海報
1965年11月,橫尾忠則、田中一光、宇野亞喜良、粟津潔等人一起舉行了「Persona」聯展,其中以「個人特質」作為創作主題。本作品中,最上方是橫尾的國族認同「Made In Japan」以及新幹線和富士山,左下方是他兒時的照片,上頭有著1又1/2的數字,一方面是年紀,一方面是跟電影〈8又1/2〉致敬。右下方是他的高校畢業照,上頭則有暗示的猥褻手勢。正中央是一個拿著薔薇花上吊的男人,下頭寫著「我在29歲就達到人生巔峰,死而無憾也!」這是橫尾最具個人色彩的創作,也是濃縮那個時代2535思想的代表作!
1965年時,橫尾替土方巽的暗黑舞踏所設計的公演海報。至今舞踏仍被公認為是史上最恐怖也最肉慾的舞蹈形式,當年舞者會在舞台上屠殺雞隻等動物、舞者全身一絲不掛,然後裝上黃金色的巨大陽具、或是男扮女跨性別演出。受到這些元素的刺激,這件作品上出現從西洋油畫中取來的「捏乳頭女人」、人面鳥、沙丁魚罐頭,以及放在正中央的舞踏家土方巽的大頭照。而參與舞踏運動,也讓橫尾跟其他領域的2535文藝青年走得更近,像是中西夏之、加納光於、澀澤龍彥、細江英公等人。
1966年替唐十郎的「狀況劇場」所創作的「腰卷仙.忘卻編」公演海報。畫面中仍是橫尾招牌的華麗虛構世界,有仙桃、新幹線、塗口紅的男人、戴安全帽的裸女、浮世繪中的千卷浪頭⋯⋯橫尾把劇場裡的花花世界以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完美地視覺化。同時期他也跟鬼才導演寺山修司的「天井棧敷」有跨界交流,留下一系列精采設計作品。另外,橫尾也替硬漢演員高倉健跨刀,後來甚至下海當主角,出現在大島渚的電影〈新宿泥棒(小偷)日記〉當中,可謂愈撈愈過界,什麼都來插上一腿!
這幅淌著口水的粉紅色女人。雖然讓人有一絲遐想,但是卻是橫尾忠則內心世界的表現,這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孩看到成熟女性時感到可怕時的心境。對於未知世界又憧憬又害怕,擔心自己能否成為一個大人跨入成人世界的不安,這是橫尾忠則在30歲時的作品,也可以看出他根深蒂固的「少年情結」。
關於橫尾忠則二三事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如果把這段話套用在1936年出生, 高齡70好幾的橫尾忠則身上,還真是再恰當也不過。從紐約近代美術館的永久典藏, 到日本平價時尚品牌UNIQLO,你都可以看見橫尾忠則的作品。當今設計師爭相競艷以求成為媒體寵兒、名人們互相吹捧搞聯名跨界合作,早在40年前橫尾就透過媒體的頻繁影響力向世人展現作品、和日本藝術鬼才寺山修司往來,並加入他的地下劇團「天井棧敷」。另外更透過舞蹈加土方巽的因緣,結識了攝影家細江英公以及戰後派小說家三島由紀夫,除了私交之外,工作上的合作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玩劇團、拍電影、寫小說、各種商品設計合作⋯⋯橫尾的2535時代,大完跨界遊戲不亦樂乎。
橫尾忠則出生的年代以及成長背景,對於他的藝術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生在兵庫縣的傳統家庭當中,從小過繼給膝下無子的叔父當養子,極受寵愛。幼年時期正好是軍國主義氣焰最高漲的時分,他也不諱言自己曾經是個軍國主義少年,因此橫尾的作品之中大量充斥的日本帝國主義符碼。隨著軍國主義的破滅,繼之而起的美式民主主義以近乎殖民的方式強行進入日本;對人格成長期的橫尾忠則而言,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思維以同樣暴力的方式灌輸,對他日後的創作植入了莫大的影響。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用這段話來對照橫尾忠則的創作生涯也呈現出相當有趣的巧合。橫尾忠則自幼即對繪畫相當有興趣,小學時也開始向「漫畫少年」雜誌投稿。15歲進入兵庫縣立西脇高等學校後,開始透過函授教育學習插畫,這也是他唯一接受過的美術教育。但反而讓橫尾忠則的創作力天馬行空毫不受限。
橫尾忠則的「2535」剛好碰上了風起雲湧的60年代。這個時期的日本經濟起飛,加上東京奧運讓大和民族再次抬起頭來;而冷戰、自由與保守對立帶來的衝擊,彷如營養豐富的堆肥,提供了日本現代文化發展的溫床。這段期間日本的導演、作家、藝術家、歌手、劇場⋯⋯等領域出現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重要人物,像是作家三島由紀夫、攝影大師荒木經惟、還有更多藝文界大師像土方巽、寺山修司、大島渚⋯⋯,他們傑出的表現為日本文化發展與世界的接軌打下了基礎。1974年,受到嬉皮文化的感召,橫尾忠則和攝影家篠山紀信共同前往印度朝聖,印度之旅對他的震撼也可由日後創作當中一虧端倪。橫尾也在大島渚執導的電影「新宿泥棒(小偷)日記」中擔綱主角。幫三島由紀夫的小說設計過封面。這些日後被視為大師的精英們之間的交流,也讓此時日本藝文界顯的生氣蓬勃。
橫尾忠則的設計作品受到紐約近代美術館的永久典藏、也參與大阪萬國博覽會的設計,這些豐功偉業讓自己掙得了能夠隨心所欲的經濟能力。1982年在他45歲時,發表了「畫家宣言」,將發展的重心轉向繪畫。之後,他在1995年得到「每日藝術獎」的肯定,2002年更榮獲以高中畢業的學歷,獲邀出任日本最優秀的多摩美術大學大學院(研究所)教授的殊榮。
不只作品叫人瞠目結舌,橫尾忠則的言行也經常出人意表,認為自己能感受到來自靈界的訊息,更宣稱曾經和外星人有過第三類接觸。雖然他特異的言行讓作品招致正經八百的藝文人士攻訐,但橫尾在藝術界的評價與地位仍不動如山。
不會使用電腦、行動電話、最近才學會用傳真機的橫尾忠則,卻把自己的網站經營的有聲有色(www.tadanoriyokoo.com);透過不斷更新的日記隨筆,不僅創造了高點閱率也讓自己設計的商品在網站上熱賣。對於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奇妙老先生,對於媒體的採訪也層層過濾,「2535」雜誌從接洽探詢,通過老先生的嚴格考驗,終於面對面取得了橫尾忠則的第一手資料,希望大家藉由這次對談,抽離平凡人的「2535」,進入橫尾忠則充滿異色玄想的「2535」。
2535首席顧問龍國英先生,為我們走訪橫尾大師位於世田谷區的畫室,與這位日本國寶進行面對面的深入訪談。不料初次見面,遭到大師的質疑與盤問,幸好經過種種考驗,也才有了這次台灣唯一獨家的精彩訪問。
龍國英
╳
橫尾忠則
─(龍國英)「2535」是以25歲到35歲這段奠定人生基礎的黃金10年作為定位的雜誌。這次想請橫尾先生聊聊您2535這段黃金10年。
是的!我想與日本社會的發展有所關係。因為我24歲來到東京時是1960年,所以正好是60年代。
─怎麼會選擇來到東京發展呢?
因為當時我在大阪任職的廣告公司要搬到東京發展,不過我只待了一年。在那之前是在神戶新聞社(報社)工作。主要是幫報社做些活動用的宣傳海報。
─您從學生時代就決定走設計這條路了嗎?
不,我原來是想當畫家。可是因為當畫家無法維生,所以就先開始做平面設計工作,結果就成了我的本行了。我本來沒打算一直做平面設計,可是作品受到肯定,邀稿漸漸地增加,但相對地也因此沒有時間再去作畫。
─請談談您的幼年時光。在您的著作中,寫到您見過所謂的死後的世界,所以那不是一種幻想,而是一種真實的體驗嗎?
我想不管是誰都會在孩童時期有過這種經歷。特別是因為我是戰爭時出生的小孩,因此經歷過B29戰機來襲,大阪、神戶因為空襲天空一片通紅的場面等等的經驗。因為那時是戰亂時代,即使死神隨時造訪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您的書中提到曾經嚮往過軍隊生活。
因為那時是軍國主義時代。大概是被洗腦了的吧!小孩根本不懂軍國主義背景下的思想,後來戰爭結束,美軍進駐到自己住的地方,思想整個就180度大轉變。
─對此,您心中有過糾葛、衝突嗎?
那時大概是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心中並沒有所謂的糾葛、衝突。畢竟還是個流鼻涕小毛頭的時期。!
─那有受到60年代「安保鬥爭」的影響嗎?(反對與美國簽訂「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所激發的社會抗爭運動)
像我這種沒受過高等教育,也沒上過大學的人,總之為了生活就是拼命工作,混口飯吃。沒時間去管這種事情。
─那時的您會對貧窮感到不滿嗎?
不滿是有的,不過比起不滿,能夠專心從事自己喜歡的設計工作的喜悅更大。
─而且您設計的成就也很成功。
所謂的「成功」是什麼呢?物質上的成功、經濟上的成功、社會地位的成功,這些都算是成功吧!不過,對我而言,真正的「成功」是能否創作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畫作,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換句話說,不是社會上所說的那種成功,而是「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夠表現出來」,這才是重要的。
─就這層意義來說,您認為自己成功了嗎?以滿分100分來算,您給自己打幾分?
不,還沒呢!也沒有打分數這件事,絕對沒有。就算今天表現不錯,也不代表明天也能如此。就算周圍的人都說好,如果自己不滿意,那就不算是自己的評價。
─您的意思是指平常心很重要嗎?
不,所謂的「平常心」是指不被自己的感情、慾望所操弄。話雖如此,這可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嗯,到了我這種年紀,野心也好,慾望也好,自然而然就會消退下去。年輕時不必在意這種事,只要順從自己的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
─什麼是「順從自己的本能」?
就是在符合自然的法則下。這也想要,那也想要、金錢、名聲、社會地位都想要,那就只是慾望而已。所謂的本能,就是順著身體裡面的聲音去做事情。不是用頭腦想的,因為用頭腦想就會常常被各種問題所操縱。
─另外,請您談談日本戰敗後對您的影響?
我體悟到身體裡面的,例如像命運啦、出生後的環境啦,這些都是宿命。不是自己能夠作選擇的,應是自己靈魂所選擇的,所以宿命的影響很大啊!
─那是怎樣的存在呢?
是被「約定」好的一種存在。因為我們就是在某種「約定」下被生下來的。這個「約定」決定了我這一生會如何的生活。為了成就這個「約定」,就只有努力。
─這就好像是火車要走在自己軌道的感覺?
是的,有人出生在惡劣的環境,也有人像我一樣是個養子。那就是被約定好的。不管是誰的人生中都充滿各式各樣的事情,重要的是「不去逃避當時的狀況,但是也不需要去爭執。」
─不必爭執是指「妥協」嗎?
不,也用不著妥協。就如剛剛我所說過的,去了解自己身體到底想要什麼。稱做「本能」也無所謂,只是不是那種金錢、性慾之類的欲望。人的腦袋其實根本沒好好地在思考。老是想些沒用的事,一會兒覺得煩惱,一會感到迷惑,但人的身體裡就沒有這些雜物,身體是不會說謊的。
─那麼,您的意思是說往身體探尋?
發號施令的是身體。像肚子餓了、想上廁所、覺得冷啦熱啦、今天的宴會不想去啦,如果用腦袋想的話,就會盤算:「為了以後著想,還是去參加宴會比較好」。但是身體就會說:「你今天很累了喔,別去了!」。像這種時候就是要去聆聽身體的聲音的意思。
─這種「本能」,也就是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您是何時領悟到的呢?
在還是小孩子約10來歲時,比較會順從身體的聲音。但是進了社會,這樣卻會變成反社會、孤立,無法與周圍的人好好相處。儘管如此,藝術本來就是要能站在和社會既定的規範、常識相對立的立場。唉,還是有很多和社會妥協的藝術家。
─在您45歲宣告當畫家之前,您一直都是從事設計工作的吧!設計師和藝術家不同,您覺得自己是藝術家嗎?
是的。所謂的「設計」是我本身的工作。目的非常明確。受到一定的限制或約束,有客戶的存在,某部份有些像是服務業。
雖然不盡然全部都是。但是我認為「繪畫」是服務自己。即使在設計中,有時也能完成好工作。並非全都不好。有些時候還是可以百分之百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做。
這些是橫尾忠則在1966年前後創作的以女人為主題的系列作品,並安排在南天子畫廊展出,當時出席的藝文界名人有一柳慧和土方巽等人,甚至連作家三島由紀夫也在留言本上寫下「不可思議的無禮藝術!」。畫作中的女人大多出現在藍天碧水的海邊,共同的特色是「無厘頭」。不是張大嘴巴、流口水、挖鼻孔、露出腋毛、體毛、翻白眼,不然就是現出雙乳和內褲。這在重視禮教的日本國內是非常嚴重的事,而橫尾就是在撞擊這些置放所有日本人身上的社會規範,而這些離經叛道的風格,也開啟橫尾日後與小劇場及藝壇人士的合作契機。
─年輕的時候您只挑這樣的工作來做嗎?
不是我去選擇,而是對方找上門來的。所以一般大企業是不會上門的。只有一些沒有經費的小劇團之類的才會來拜託我。
─可是,您說這才是真正的工作,意思是?
因為這類工作通常沒有太細及麻煩的要求與條件。
─那當然也就沒有報酬囉?
是呀,當時有很多工作都不知道到底是有拿還是沒拿報酬。因為年輕時受到很多人士的照顧,也因為他們的關係才能讓我接到很多的工作。
1981年起橫尾創作了一系列跟「瀑布」及「水」有關的畫作,當時他發表了「畫家宣言」,決定專心致力於繪畫創作上,並開始大量的旅行與寫生計劃。在此系列中,自然的水景是跟許多看似無關的人事物交疊在一塊,像是少年冒險、阿修羅、天眼通、甚至是畢卡索,其結果產生了一種時間錯置、 空間分裂的感受。這或許反應了橫尾的前中年危機,力求淨化心靈,與宇宙結合;也或多或少反應了當時日本處於泡沬經濟高峰的社會狀況,是既真實,也超現實的。
─業務的部分您自己處理嗎?
我完全不碰業務。從十來歲我就很被動,被動到什麼都不想,叫我往右就往右,往左就往左。
─小學時期,您最拿手的科目是什麼?雙親反對過您走繪畫這條路嗎?
我最擅長美術課,畫畫,其他的科目都不行。加上我本身是養子,被家裡寵慣了,所以從來沒被罵過、打過。連叫名字也不是叫我「忠則」,一直都叫小名「小忠」。運動方面也完全不行,我不喜歡運動。不過因為我的學校是馬拉松賽跑的名校,所以被迫跑了很多。
─從您的著作與畫作中,常探討死亡與靈魂,您覺得真的有「自己的靈魂」這回事嗎?
不管是誰都有靈魂呀!人一旦沒有靈魂是無法生存的!那是看不見的。靈魂是一種去感覺的東西、一種去意識的東西。
─不過,人一旦死亡,靈魂就會離開吧!
只要死去就會離開。因為肉體遺留下來而變成骨灰。靈魂存在時肉體是健全的,一旦它消失不見,瞬時之間就會變得和周圍的東西一樣。雖然當今的醫學或科學並不認為有什麼死後的世界。人的呼吸一旦停止,肉體、腦袋就會和死亡同時毀滅,腦中的思想或記憶也會變成灰燼。也就是「活著就是一切」。嗯,這樣也是一種不錯的想法。
─不過橫尾先生並不這樣想是吧?會把活著時的記憶一起帶走對吧!
是呀。如果我說:「我要帶走哦!」,就會被人說:「這個人怪怪的⋯⋯」因為還沒有科學上的證明。就算未來哪天能夠證明這點,可是在現在還是沒辦法。研究這些的人被視為異類科學家,不被當作主流。
─您對靈魂感應力真的很強嗎?
如果大家都能看得見這個東西,那就不構成問題,正因為看不見的人太多了,所以才會變成問題。特別是像知識份子這類的人往往看不見,這才叫人傷腦筋呀!因為就算小孩子才看得見誰家過世的老婆婆啦⋯⋯之類的,但是誰也不會相信,所以才會以為靈魂這種東西不存在。
─您自己看得到嗎?
與其說我能看得到,倒不如說是自己經常能感應的到。像我母親去世時,我就感覺到她的靈魂跑出來,不過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啦。
─這大概是誰都會有的經驗對吧。
在台灣應該有很多這類的事吧。所以才會有中元普渡、蓋墳墓等各種的習俗。
─您平常有喝酒、抽菸的習慣嗎?
我不喝也不抽。
─真是自然派啊!真令人羨慕。對了,您的畫室是何時蓋的呢?有些地方自然生了鏽,讓人覺得挺自然、舒服的。
我想蓋了已經快20年了吧。生了鏽,是有點危險啦。有些人有潔癖,總喜歡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像我喜歡需要的東西就擺在伸手就拿得到的地方,呈現一種渾沌、雜亂的感覺。我的繪畫也是,會放進各種的元素。因為繪畫是人所創作出來的,要訴求給人的,要訴求給人的,所以沒有人的「生腥味」是不行的。
─您的意思是說不勉強、不造作嗎?
凡事強迫自己去做的話,那就不是自由了,不是嗎?基本上就是要和自由玩。例如在畫面之中保持遊玩之心,或是在日常生活中用思想來遊玩⋯⋯之類的。
─您作品常見性愛的場面,又是什麼原因?
我是用畫畫來玩耍。有時候會把不必要的東西畫進畫作裡,藉此將這些雜物吐出來埋葬掉;有時又會藉由畫出心中憧憬的東西來將它吸 進自己身體裡。
─也就是說透過繪畫這個媒體來處理一切,是嗎?就好像是新陳代謝。
在這層意思下,將自己心中不透明的部份極力地透過繪畫讓它放空就是最好的。雖然人只要活著就不會完全放空。
─您今年72歲了,現在開始也要為接下來的人生做準備了吧。例如您每天是怎樣打算、安排的呢?
我的60到70歲之前不太把自己實際的年齡放在心上,像我60歲的時候,還覺得自己是40、50歲,可是到了70歲,就不能再以為自己是50歲了。用50歲的想法來過活的話,人生就失去他應有的價值。70歲有70歲的生存之道。對事物的看法也會轉變成屬於70歲的世界觀。所以我想好好面對自己70歲的世界觀。
─過去您並未和自己真正的年齡面對面嗎?
是啊。自己在心態上設定比實際年齡年輕一、二十歲⋯⋯。
─因此,從70歲開始之後,要和自己真正的年齡面對面了,是嗎?
再不面對面看待,繼續用過去那套方式的話,就無法繼續活下去。拿賽馬來比喻,就好像是進入第四賽區一樣,進了第四賽區看見終點就在眼前的話,再來就剩最後的直線衝刺了。而我現在就是處在這個「越過了第四彎道」的時候。
已經看得到終點了,終點就是死亡。是要策馬加速衝第一名死去?還是一邊閒晃吃著路邊草,一邊慢慢地前進?我覺得一邊欣賞沿途風光一邊前進,在那層意義之下而言目前是最棒的年紀。直至目前為止,我一直是快馬加鞭衝刺跑過來的。
─就是要一邊稍微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囉!
已經沒有必要再快馬加鞭。要是再快的話,馬兒一下子就抵達終點了。今後還是慢慢來得好,是吧!
─因為您一直以來都是加鞭快跑過來的?
一般人大概都這樣的吧。上班族大概是60到65歲退休,在這之前都是一路抽鞭快跑過來的,不是嗎?
─一旦突然不再快馬加鞭,就提不起勁了。
失去社會地位後的生活方式,有人可以過得很好,也有人重新出發再踏入社會。雖然我寫過ㄧ本「隱居宣言」,但我一直覺得如果10年前我在60歲時就發表隱居宣言那就好了。
─您覺得稍嫌晚了點嗎?
是啊, 晚了10年。我在60歲時, 還以為自己是40歲。不管是70歲, 還是80、90歲,自己心中的那份青春是不可以失去的。一旦失去了青春,人就會一天天老去。我的同學中有人已經看得出老態了,就是因為已經失去了青春所致。
2002年的新創作「Y字路」系列。跟橫尾年少時的成名華麗風格比較起來,它們是很少見的寫實作品,畫作中的交叉路口是日本各地相當常見的街景,是再平凡不過了,但仔細觀察,橫尾關心的東西其實五十年不變。早年設計作品中的富士山、浪頭、新幹線、零式戰機其實也是「日本」的象徵,其過程是從想像的日本,回歸到生活中的日本。另外,這些街道不也暗喻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嗎? 當年覺得29歲就死而無憾的2535青年,轉眼間竟已成了古來稀的70歲歐吉桑!
─說到青春,一般都以為是十幾、二十幾歲年輕人的專利。要怎樣才能保持這份青春呢?
把「青春」再更年輕化的說法,也可以叫做「少年」。總之,就是說「用少年的眼睛去看待事物」的意思。少年隨著年紀的增長,如果失去了自己心中那份少年氣質,青春也會跟著一起消失不見。所以要用那樣的眼睛去看待事物。
譬如,我的那幅淌著口水、露出雙乳的粉紅色女人系列作品。其實那根本不是猥褻的成人作品,而是表現少年看到成熟女性時的心情。一個十來歲的小孩看到未知的世界感到可怕時的心境。在憧憬的同時,也會產生自己是否也能順利進入那樣的世界,能否成為一個大人跨入成人世界的那種害怕的心境。那幅畫就是在表達那樣的心境。
─因人而異,還是有人會覺得那只是個猥褻的畫作吧!另外,為什麼武士刀也是您常畫的元素呢?
嗯,前面也提過,那算是軍國思想下的少年時期的⋯⋯
─憧憬!?
嗯,算是憧憬過那類的東西。對日本人來說,武士刀有時候就如同是性命一樣,不是嗎?
─您是指武士,對吧!
對,武士的精神吧!或許是武士的象徵吧!所以並不是說畫刀就是代表右派啦、極度危險份子啦,不是那樣的東西,藉由創作的時間、畫作內容,每一幅作品裡武士刀的涵義都不同。
─武士刀的詮譯也不同吧!
有些只是純粹死亡的象徵。有些時候或許因為它的形狀漂亮而去畫它吧。或是作為一種官能上的象徵而畫武士刀。
─繪畫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是啊,所以才沒有止盡。經常無法盡如自己的所想的。真的很難哦!
─所以繪畫是未完成式?
是的,全都是未完成式。
─設計就不一樣嗎?
因為設計是工作,而所謂的藝術則是人生。這一點是不同的。
─那如果人生可以再選擇一回的話,設計和藝術您會選擇哪一種?
我會選擇現在藝術的延續,設計領域已畢業了。
─最後是取決於自己心裡是否覺得有趣與否,是嗎?
本來就沒有無趣、有趣這回事,這是要自己去賦予它的。
─我看過一些拼貼藝術作品,拼貼藝術與橫尾先生前面提到的混沌有共通之處嗎?
拼貼藝術包羅萬象。世間所有的元素中,也有許多和我無關的。它是把一些沒有關聯性的東西聚集起來去創造出一個有所關聯的世界,具有一種創造的樂趣。
─那也是一種創造上的表現,對吧!
林林總總。在做拼貼藝術時,有時候會一、兩個月都只在嘗試搞它;也有因為玩膩了,結果兩年都不去碰它。
─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是吧!
因為我一直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最近我在寫小說,有很長一段時間沒碰拼貼藝術,所以當你提起拼貼藝術時,讓我想起了原來我已經很久沒碰了呀⋯⋯。
─是因為最近都在寫小說嗎?
因為繪畫和小說又不同。一個是視覺上的表現;一個是言語上的表現;小說是觀念的、繪畫是肉體的。所以完全不同。
─所謂言語,是靈魂直接進到文字裡嗎?
是啊,所以靈魂可說是「言語之靈」。就好像是我們說話時,話裡帶靈魂一樣,我認為偉大的文學作品正因為帶有這樣的「言語之靈」,才會留在歷史上成為偉大的文學作品。
─小說帶有「言語之靈」嗎?
是不是有靈魂,這不是靠寫作技巧把它放進去的。不是像灑幾下味精,就可說「啊啊!已經有靈魂的味道了!」而是綜合了作者的靈性、思想、哲學而散發出來的。如果能誕生這樣的優秀作品,就會有「言語之靈」。
繪畫方面也許也有「繪畫之靈」吧。不過,如果一昧地追求非要有「言語之靈」不可的話,那也就太理論了。
2000年以後的橫尾,將平面設計的拼貼手法,大量應用在油畫作品上,其中也挪用許多橫尾早期所設計海報中的元素,只不過從網版印刷與相片,進化到了手繪表現,畫面也少了日本帝國主義與流行符號線條,增添了更多神祕虛幻的夢囈氣氛。
─您當初寫小說的契機為何?
因為負責處理我的散文集『病神』一書的編輯調職到文藝雜誌『文學界』時,對我說:「下次請您寫本小說吧!」,雖然是玩笑話,可是第二天我真的想寫,然後第三天我就打電話告訴他:「我寫好了」。
編輯會議上大家覺得還蠻有趣的,就被刊登出來了。之後連續寫了三篇作品,然後集結成書,竟然就得到「泉鏡花文學賞」了。
─真是太厲害啦!您平常不用電腦嗎?
不會用,我連手機也沒有,最近好不容易才會用傳真機。
─用別的觀點來看,您進化了!那會用電子郵件嗎?
我會寫在紙上,拿給辦公室的人代為處理。之前傳真文件也是,拿到便利商店拜託店裡的小姐,還被店裡的小姐說:「請你自己到那邊按鍵傳真」,我就說:「小姐,麥安ㄋㄟ,幫我一下嘛!」。
─訪問的最後,可以請您為本刊2535世代的年輕讀者們說些話嗎?
就像剛開始我說過的,就是「請順從自己身體的聲音」!不要推說聽不見、耳朵不好啦,不是這樣的問題,而是去感覺它。好比說覺得今天冷啦、熱啦⋯⋯像這樣誠實地去感覺它。
這是很微妙的,只要稍有一點雜念,就會搞不清楚究竟是腦袋說的呢?還是身體哪裡說出的呢?大概大人搞不清楚的比較多吧。小孩子反而比較清楚哦,因為小孩沒有大人那些令人不良的念頭與欲望。
之外也有一些人「自己想的事、想說的話說不出來,或是就算說出口,也會擔心別人對自己是怎樣想的,不敢有自己的主張」但是我覺得這種的「隨波逐流」也沒關係,只要是自己心甘情願地「隨波逐流」,那倒也無妨。回想我小時候被人指示:「往右」,就會「喔,好!」,然後就乖乖往右。小孩子是具有這種靈性的。一旦長大成人,自我能力發達了,就會養成一些複雜的哲學,這是因為成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要帶著自己的哲學。
─真是令人會心一笑的對話!感覺挺幸福的。今天謝謝您百忙之中接受專訪,謝謝!●
橫尾大師其作品充滿著溫泉、印度、Y字路、裸女、與眾多玄密符號⋯⋯似乎象徵著生老病死的豁達,也是一次自我總體的沉澱與洗滌,我們更可以由此觀察出,大師50年來一貫的思想脈絡與人生的進程。不變的是,橫尾忠則的作品始終給予觀眾澎湃的想像與無比的能量。
– 摘錄自2535雜誌第05期